美国"棱镜门"持续发酵 为全球信息安全敲响警钟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美国一直把自己描绘成网络攻击的受害者,而一个名叫斯诺登的人揭发的事实,戏剧性地表明:原来美国一直是网络攻击的发动者。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近日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直接接入苹果、微软、谷歌、雅虎等九大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针对境外非美国人搜集情报,用户的电子邮件、在线聊天、信用卡信息等都无密可保。斯诺登说,美国国安局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攻击行动超过6.1万项,针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此类行动数以百计,主要攻击网络中枢,这样可以接触数以十万计电脑的通信数据,而不用入侵每一台电脑。

还有更为惊人的内幕,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署名文章透露,美国政府国家安全局成立了一个名叫"获取特定情报行动办公室"的绝密部门。大约15年前,这个部门就已经成功渗透中国的电脑和电信系统,这个部门隐藏在国家安全局米德堡总部内,与其他部门隔离。门口由全副武装的警卫把守,只有输入了6位数的正确密码,而且通过了虹膜扫描才能进入到巨大的铁门里面。这个机构包括大约600名军方和民间电脑黑客,每周7天、全天24小时轮班工作。

监视活动曝光使美国国家安全局四面楚歌,硅谷多家高科技公司向联邦当局请求,希望允许公布有关国家安全局秘密监听这些公司互联网用户资讯的相关细节。美国权益组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向纽约南区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提出诉讼。曾在里根时代担任联邦检察官的克莱曼,昨天向哥伦比亚特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要求美国政府就秘密监控给公众造成的损害赔偿230亿美元。

斯诺登曝光美国大规模秘密监控计划之后,把美国官方置于十分难堪的境地。美国民众的质疑之声也愈发强烈。据调查,31%的美国人被认为斯诺登是爱国者,只有23%的人认为他是叛国者,另外有六万五千多人在白宫网站签名,要求赦免斯诺登可能犯下的罪行。这些质疑说明了什么?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资深电信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来评论。

王煜全:其实坦白讲,我觉得类似的事情其实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互联网大家日常会用到,所以大量的信息会被放到网上,这个时候尤其是美国在经历9·11攻击以后,它对于互联网、通过手机互联网信息进行反恐开展的特别的快,一说到反恐,很多即使违背美国宪法的事都可以被通过了,因为大家想安全。但当事情被通过但又缺乏监管的时候,这件事就很容易被拿来滥用。它本来原意是好的,是想加强对恐怖的监控,但现在不光是监控恐怖组织了,谁都监控。这是一种在当时情急之下的违宪行为,大家只是为了安全而没有再思考,是不是要对权力加以监控,造成现在对权力的泛滥。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披露,国家安全局15年前就已经成功渗透进中国的电脑和电信系统,中国外交部和欧盟方面都对此作出严正表态。如何看这次事件在国际上激起的反响?奥巴马拿出的理由是"不能在保持百分之百隐私的情况下,获得百分之百的安全"。王煜全表示,这个理由应只对美国人适用。

王煜全:国家之间,理论上讲是不能够这样侵入,这种侵入跟侵入领土是没有区别的。但实际上在美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就干了无数起。美国在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上,包括在国家遵守边界协定上,一直概念淡薄,这也和它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缺乏其他国家对它的监管也是有关系的。

美国一直把自己描绘成网络攻击的受害者,而斯诺登的揭发戏剧性地表明美国一直是网络攻击的发动者。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控制着互联网的大部分域名根服务器,拥有一大批互联网跨国公司。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网络空间的优势甚至高于现实世界。王煜全表示,突然冒出的美国"棱镜"丑闻为全球信息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

王煜全:这件事出来以后,开始对全球信息安全的考虑是一个好事,之前虽然美国一直在喊别的国家会有互联网攻击,但是从互联网角度上,美国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资源,但坦白讲这都不应该叫攻击,因为它不需要攻击,它去别人家只要开个后门就进去了,而且后门在他们家,别人都要辛辛苦苦去窍门,他都不需要了,他一开门就行了。所以对于全球信息安全来讲,确实是非常大的隐患,互联网从结构上讲,美国就拥有不对称的优势,比别的国家就有优势存在。

美国联邦检察官克莱曼昨天向哥伦比亚特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要求美国政府就秘密监控给公众造成的损害赔偿230亿美元,并要求停止对民众的监控,消除所有监控记录。此前,美国民权同盟已于11日向纽约南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停止国家安全局的监控项目。美国联邦参议保罗也表示,将向奥巴马政府提起公诉。美国司法部迄今拒绝对诉讼予以回应。

王煜全:我认为这件事不会很简单的结束,因为一方面来讲,虽然现在美国国内民生鼎沸,但是当公众冷静下来还是要去均衡利弊,一方面是公民的隐私,另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反恐,因为美国政府前一阵也在站出来说通过对互联网监控确实成功的挫败了几十起恐怖的阴谋,所以老百姓到底要隐私还是更安全,这个是很难取舍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不是短期决定要不要把这个项目关掉的事情,要从中间找到更大的平衡,既要获取更大的隐私,但也不能所有的信息都缺乏监控,以至于美国政府不能发现恐怖阴谋。

从国际上讲,大家现在开始呼吁欧盟也好,中国其实还是表现很克制的,但是毕竟语言的呼吁和语言的恳求实际效果是不显著的,需用实际的权力跟他进行制衡,其实国际上没有更多的国家能和美国形成制衡,所以它可能道个歉,但是继续任意作为,国际上也是缺乏监管的。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