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重要性凸显 保护个人信息应多举措并举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便捷的信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个人信息随时处于“泄密”的危险之中。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严重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商家或不法分子钻取法律空子,通过多种渠道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个别工作人员丧失职业道德,以贩卖私人信息牟利;部分行业机构间未经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共享”客户的个人信息……由于利益链条的关系,公民的个人信息被肆意地公开传播。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泄密行为,多数人因取证较难,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因此,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迫在眉睫。

虽然我国刑法已将泄露个人信息入罪,但是并没有广泛适用于各行各业,而且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此外,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方面,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和技术措施,社会也没有任何机构或部门对泄露个人信息行为作出禁止和监管,公民个人信息被反复泄露却又无法控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歪风”。

笔者认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应多措并举,但关键还在于相关法律机制的健全,国家立法机构应尽快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处罚条例,严厉打击泄露公民信息的行为,从源头上堵住这个缺口。除此之外,公安机关也应成立专门的犯罪打击部门,接受公民的报案检举,不断挖掘犯罪线索,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实现对相关犯罪打击的日常化。一些容易成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源头的相关机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保护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内部管理。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提高公民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就公民个人而言,不轻易向对方提供自己真实详尽的个人信息,在注册、登记填表时也应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来源:榆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