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信息安全十大攻略学起来
两会期间,公安部宣布破获一起特大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6名,初步查获涉及物流、医疗、社交、银行等各类被盗公民个人信息50亿条。凭着这一条条看似鸡毛蒜皮的个人信息,这个由80后、90后组成的犯罪团伙在短短一年内实现月“盈利”过百万。
在政府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之前,我们必须懂得哪些渠道最容易造成自身个人信息的泄漏,以及如何做好个人的防护、守卫工作。
然而,当个人因遭遇“内鬼”或信息采集单位保护不力而被泄漏个人信息时,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主任杨锡锋告诉记者,虽然涉事事主是构成刑事犯罪的,但民事方面要受到损失才能索偿,然而这种情况受到的损失并不好界定,所以他能给出的建议是向公安机关报警,为公安机关侦破侵害公民信息犯罪提供线索。
十条针对性保护建议
1.不轻信任何要求转账或退款的信息和电话。
2.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减少在各类社交平台不必要的个人隐私展现,并定期修改社交账号密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在安全性未知的网址界面中,包括一些问卷调查或在线测试页面随意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3.谨慎使用公共场合的WiFi热点。避免在连接公共WiFi的情况下进行网络购物和网银的操作。
4.杜绝见码就扫的不良习惯。
5.提高对个人联系方式的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填写和提供个人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也不要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为他人办理手机卡,防止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
6.正确处理车票机票。不要将完整票面随意丢弃,也不能随意将票面交给陌生人。
7.不随意丢弃快递单据。
8.手机一旦丢失,马上冻结各种账号。
9.通过正规安全的渠道下载官方版支付、工具、游戏等各类手机APP,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在短信内附带的下载地址。
10.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给手机进行体检和病毒查杀,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来源: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