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S认证认可知识
|
中国的国家认可制度发展情况如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认可工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 在国际交往与合作方面,分别与国际上主要的认可组织和国外许多认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参加了有关的国际或区域组织的活动,并参与了国际认可规则的建立和重要标准导则的制定。加入了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国际审核员培训与注册协会(IATCA)以及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等国际互认组织,与相关组织分别签署了多边互认协议(MLA),成为这些组织的MLA成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多套认可体系并存导致的认证认可工作政出多门、多重标准、重复收费、监督不力等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了建立集中统一的认可体系,200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认证认可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提出了“国家只建立一套认可制度体系”的要求。 2002年4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对原有机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新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将原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原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NAB)和原中国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P)整合为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2003年7月3日,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B)在北京成立,CNAB负责对全国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各类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能力进行统一认可和监督管理。 将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和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CIBLAC)整合为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2002年7月4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正式成立,负责全国实验室认可工作。 将原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和CNAB人员注册部合并成立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T)。2002年7月26日,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T)成立,统一负责全国认证培训机构的国家认可和认证人员的注册工作。 2002年8月20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授权,负责对在中国境内所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进行资格认可和监督管理;对实验室、检查机构以及相关机构实施统一的国家认可;对全国的认证培训机构实施认可,对各类认证人员的培训课程进行批准,对各类认证人员进行考核和资格注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成立以后,我国的认可体系已经实现了集中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