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实务

 

  为提高内部审核员的环境管理理论与技术水平,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有效性,科飞管理咨询公司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编撰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实务》一书,该书于2003年3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实务》,简要介绍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产生背景、特点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对ISO 14001标准条款进行了详细评注,系统讲解了组织建立、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方法和步骤,并对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及相关知识作了总结。该书取材广泛、内容充实、注重实际、层次清晰、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可作为组织内部审核员学习和运用,也可作为咨询师、组织管理者和从事环境管理的人员参考。

 

前  言

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 9000族标准后于1996年9月发布的针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系列标准,它以其广泛的内涵和普遍的适用性,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随着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通过建立、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形象、降低成本、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以增强自身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成为组织跨越绿色技术壁垒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为有效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则需要一批专业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为提高组织内部审核员的环境管理理论与技术水平,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有效性,我们特邀请了有关专家编撰了该书。

该书在简要介绍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产生背景、特点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对ISO 14001标准条款进行了详细评注,系统讲解了组织建立、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方法和步骤,并对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及相关知识作了总结。该书取材广泛、内容充实、注重实际、层次清晰、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可作为组织内部审核员学习和运用,也可作为咨询师、组织管理者和从事环境管理的人员参考。

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国内外部分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加之书中内容涉及广泛,技术性强,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3年元月

目  录

第一章 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概述
第一节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
一、ISO 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
二、ISO/TC 207
第二节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与特点
一、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及分类
二、ISO 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三、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动态
第三节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
一、国外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的情况
二、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情况
三、组织实施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

第二章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第三节 ISO14001术语与定义
第四节 ISO14001标准要求与理解要点
第五节 ISO14001标准要素间的
第六节 污染预防的实现

第三章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最高管理者的决策与准备
一、最高管理者的承诺与支持
二、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
三、成立工作组
第二节 初始环境评审
一、初始环境评审的目的
二、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
三、初始环境评审的步骤
四、编写初始环境评审报告
第三节 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和设计
一、环境方针的制定
二、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
三、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四、调整组织结构,明确职责
第四节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一、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
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
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依据
四、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原则
五、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方法
第五节 环境管理手册的编制
一、环境管理手册的作用
二、环境管理手册的编写要点
三、环境管理手册的内容
四、环境管理手册的格式及编写要点
第六节 环境管理体系二级文件的编制
一、程序文件的作用
二、程序文件的内容及格式
三、程序文件的编写注意要点
四、主要程序及其编写要点
第七节 环境管理体系三级文件的编写
一、作业指导书
二、环境管理记录
第八节 环境因素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
二、环境因素的识别要求
三、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四、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五、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非判断法
六、环境因素的更新原则
第九节 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一、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重要性
二、确定审核范围考虑的因素
三、审核范围的确定
四、审核范围的描述
五、认证中涉及审核范围的工作
第十节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咨询程序
一、咨询程序
二、注意事项

第四章 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
第一节 试运行的步骤
第二节 培训
一、培训的目的
二、培训的内容
三、培训的方式
第三节 资源的配置
一、环境的设施、装备
二、有关环境的财力资源
第四节 信息交流
第五节 监测和测量
一、监测和测量的对象
二、监测和测量的措施
第六节 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
一、管理评审
二、持续改进

第五章 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第一节 术 语
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一、环境审核
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其类型
三、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
第三节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
一、主体与对象
二、审核目的
三、审核准则
四、审核类型
五、审核方式
六、审核方法
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核心
八、程序与步骤
第四节 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一、确定任务
二、组建审核组
三、收集受审核方的信息
四、制定审核计划
五、文件审核
六、审核组学习、进行任务分配
七、编制现场审核检查表等工作文件
八、通知审核部门做好准备
第五节 内部审核的实施
一、首次会议
二、现场审核
三、汇总并分析审核结果并确定不符合项
四、末次会议
第六节 纠正措施的跟踪
一、纠正措施跟踪的目的
二、纠正措施跟踪的原则
三、纠正措施的跟踪程序
四、纠正措施的验证
第七节 审核报告
一、汇总审核文件记录
二、编制审核报告
第八节 环境管理体系重点要素的审核
一、环境方针的审核
二、环境因素及其控制的审核
三、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审核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的审核
五、体系辅助要素的审核
六、管理评审的审核
第九节 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审核
一、体系有效性的评价
二、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审核

第六章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第二节 认证后的监督和复评
一、监督审核
二、监督审核和管理中发现问题的处置
三、复审
四、复评
第三节 认可制度
一、基本概念
二、国际认可制度介绍
三、中国的国家认可制度

第七章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
第一节 内部审核员的作用
第二节 内部审核员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 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与技巧
第四节 内部审核员一致性的培养

第八章 环境保护及其它相关知识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污染
一、环境和环境要素
二、环境问题
三、环境保护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一、基本概念
二、环境污染
三、环境污染物的分类
四、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圈
二、大气污染
三、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四、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五、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第四节 水污染及其防治
一、水圈
二、水体污染及危害
三、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
四、防止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
五、废水处理技术
六、常用的废水处理流程
第五节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
一、概述
二、工业有害固体废物
三、城市垃圾
四、固体废物控制及管理的实施方案
五、固体废物的一般处理处置技术
第六节 噪声污染
一、概述
二、噪声污染特点及危害
三、噪声的来源
四、噪声污染防治
第七节 其它污染及其防治
一、放射性污染
二、电磁辐射
三、光污染和热污染

第九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第一节 概述
一、环境保护法
二、环境法体系
第二节 主要环境法律法规简介
一、我国环保法的基本内容
二、主要法律法规简介
第三节 环境法律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三同时"制度
三、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四、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五、征收排污费制度
六、限期治理制度
七、总量控制制度
第四节 环境标准
一、环境保护标准
二、环境标准体系
第五节、主要环境标准